“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夏日的周末清晨,读书声从重庆市綦江区东溪古镇的万天宫飘出,东溪镇永乐小学校长罗浩利正带领孩子们晨读,为孩子们义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诵读辅导。
“距今有350多年历史的万天宫曾是四川会馆。2013年进行了大规模保护性修缮,之后免费对外开放?!蓖蛱旃闹骼砣唆刖晁?,以前,镇上对古建筑的?;じ嗵逑衷凇肮孛怕渌薄O衷?,这里“开门迎客”,利用好古建筑,使其成为孩子们读书的场所。
“我们构建起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文化遗产?;だ玫母窬?,实现了从静态保护向活态传承的转变?!倍蚋闭虺ふ畔人?,万天宫常态化设置了“365书吧”,配置5000多册图书、期刊,定期开展非遗展示、公益讲座、读书分享会等文化活动,让乡村古镇散发出浓浓书香气。
“这里图书很丰富,经典文学、生活百科,我一有空就会来这里看看书?!奔易《蛴览执宓耐跤旅恐芏蓟岬酵蛱旃渭佣潦榉窒砘幔ゼ摹笆榇钭印?。
“万天宫内还时常举行民俗活动。前些天,我们组织了一场特色婚礼,吸引了不少游客和居民围观。这里成了古镇居民心里的文化交流中心?!濒刖昝恐芏蓟嵬ü诤哦酝夥⒉蓟疃才?,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万天宫作为文化交流场所,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张先说,那时,綦江进步青年组成的“东溪文化剧团”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古城怒吼》等多部抗战话剧,组织了大量的抗日宣传活动。前不久,2023年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矩形结果公布,“万天宫阅读空间”获“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奖”。
按照东溪古镇的“一静一动”规划,已有280多年历史的南华宫与万天宫比邻而建,被打造为群众大舞台的活动空间,定期上演非遗戏曲、古风歌舞等演出?!罢飧鱿诽ㄓ?0平方米,每周六都有群众自导自演的节目,也可以现场报名登台表演,有挺多人来看的。有这些活动带动,旁边茶摊的生意都变好了。”綦娟说。
《光明日报》(2024年06月27日 10版)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