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6月20日讯(记者 葛蕾)今天上午,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理事会第二次会议配套活动“殖民背景流失文物?;び敕祷构恃刑只帷痹谏蕉嗟赫倏?。研讨会由国家文物局、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来自27个国家、2个国际组织及中国有关部委、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文博单位的150位代表出席会议。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出席并作主旨报告,山东省副省长邓云锋、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青岛市副市长赵燕、泰国前副总理披尼、洪都拉斯文化、艺术和遗产部部长贝莱斯等致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解冰主持会议。
李群指出,本次研讨会聚焦?;び敕祷怪趁癖尘盎蛲ü渌钦?、非道德方式离开原属国的文物,交流经验、凝聚共识,共同探索破解现有国际公约适用范围之外的历史上流失文物的返还难题,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中国积极响应国际社会去殖民化和推动道德性返还的努力,先后开展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劫掠文物溯源研究、敦煌流失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实现7件圆明园石柱回归原属地,推动国际法学界关注历史上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返还,探索多元争议解决方案。他呼吁国际社会深刻认识并积极纠正殖民掠夺的不公正性,倡导文物原属国与持有国以保障文物安全为前提,以溯源及流转历史研究与?;ず献魑。头祷箍苟曰?,并在信息共享、科学研究、?;ば薷吹确矫婵苟嘣ばШ献?,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邓云锋表示,山东将按照国家文物局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发挥资源优势,加强流失文物调查研究,积极参与流失文物返还领域国际合作,探索建立文物追索法律服务机构或基金会,以更加务实有为的举措,推动更多流失文物回归,为建设文化强国做出山东贡献。
李术才表示,山东大学积极投入海外流失文物的返还工作,正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合作开展“文物驿站”项目,承担来源不明或来源不道德文物的临时性管理,开展考古学等相关领域教学研究,探索海外流失文物回归新模式,努力促成海外流失文物回归、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研讨会发布了成果文件《关于?;ず头祷怪趁癖尘跋铝魇Щ蛲ü渌钦濉⒎堑赖路绞交袢≈奈锏那嗟航ㄒ槭椤??!肚嗟航ㄒ槭椤饭睦忧慷曰肮低ǎ够ザ献?,就探索解决此类文物的保护与返还问题,提供公正、科学与可持续的方案。这是我国继2014年主导发布《关于?;ず头祷狗欠ǔ鼍车谋坏辆蛭幕撇亩鼗托浴泛?,再度在流失文物追索返还领域发出中国声音,为推动历史上流失文物的?;び敕祷勾丛煊欣墓驶肪?。
会议期间,来自英国、美国、挪威、德国和中国相关文博机构负责人与高校专家学者就文物溯源研究、?;び敕祷构屎献鞣窒砹烁髯缘氖导腿鲜丁?/p>
美国芝加哥大学夏德安教授将该校图书馆收藏的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第二卷和第三卷在美国流转物证移交国家文物局。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