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4日电 国新办14日就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举行新闻发布会,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在会上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56名,同时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贡献了中国色彩。
会上有记者提问:请问我国目前的非遗?;すぷ魅〉昧四男┏晒肯乱徊皆谕平且畔低承员;すぷ鞣矫嬗心男┛悸牵?/p>
对此,卢映川表示,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56名,同时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贡献了中国色彩。
卢映川指出,在非遗?;ず痛猩?,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在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下,非遗?;ご腥〉昧艘幌盗兄匾晒?/p>
第一,传承?;ぬ逑等娼?。不管是非遗项目还是非遗传承人,一系列的名录制度、认定制度、评估制度等全面建立,有力有效促进了非遗的?;ず痛?。
第二,非遗?;ご星篮屯揪恫欢贤卣?。不仅有项目、有传承人,还有非遗中心的设立、非遗工坊、国家文化生态?;で?、非遗保护示范基地等多种方式。比如,非遗工坊,全国设立了6700余家,覆盖了脱贫县和乡村振兴重点县,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再比如,国家级文化生态?;ぃㄊ笛椋┣丫枇⒘?3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な痉痘匾丫枇⒘?00家。通过途径的不断拓展,有力促进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第三,非遗创新发展十分活跃。大家都能强烈感受到,各地依托非遗开发的文创产品市场非?;钤?、丰富、多样,市场传承是最有效的传承。通过一些新产品的开发,不仅促进了技艺传承,同时也让非遗更好地走近消费者、需求者。
第四,非遗传播普及广泛开展。比如,各类非遗展、非遗节举办,通过这些活动促进了各方对非遗的认知,调动了全社会关注非遗?;ご械幕院腿惹椤S晌幕吐糜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非遗里的中国》,产生了非常广泛的社会影响,通过广泛的传播普及,有力有效地促进了非遗的?;ず痛?。
卢映川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落实好这些重要措施,按照系统性?;ひ螅绦谡叻ü嫣逑?、名录体系、理论研究体系、人才队伍体系、传播推广体系以及传承体验设施建设、数字化?;さ确矫婕绦昧?,扎扎实实把非遗?;ず谩⒋泻?,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