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宁夏引黄古灌区入选2017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在这里,每一条渠、每一处闸、每一座坝,无不展示着引黄古灌区厚重的历史文化?!澳囊乒殴嗲院捍嫱寄酥梁禾剖⑹赖男纬勺鞒隽酥卮蠊毕??!蹦氖返刈?、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汪一鸣说,我国汉、唐时期,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都达到当时世界的顶尖水平。宁夏平原灌区和河套灌区一起,挺起了当时北方版图的“脊梁”。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刻画在贺兰山岩石上的4.5万幅岩画,记录了自远古以来人们在沿黄河地区放牧、狩猎、祭祀、争战的场景,以及历史上多民族在此交往交流交融的情况。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び肟脊糯Ω涸鹑苏庞袼担仪训羌堑?818处不可移动文物,516处文物?;さノ唬?5座博物馆,以及长城、西夏陵、水洞沟等遗址,串起了黄河宁夏段各个历史时期开发建设的历史轨迹。
文化遗产彰显时代价值。宁夏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黄河流域生态?;さノ缓透咧柿糠⒄瓜刃星ㄉ?,全区各级文旅部门不断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守好根脉,让黄河文化映耀塞上。
让文物活起来,把文化传下去。宁夏先后公布了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ず偷谖迮灾吻奈锉;さノ?,依法划定公布?;し段Ъ敖ㄉ杩刂频卮傲较摺狈段?,将172处国保、区保单位纳入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一张图”管理??沽顺ふ饕偶!⒏锩奈?、石窟寺、岩画以及黄河流域文化遗产等专项调查和黄河文化、长城文化、丝路文化等专题研究,编制实施了《宁夏革命文物?;だ霉婊贰赌某こ潜;ぷ芴骞婊贰赌幕刈遄灾吻奈锸乱捣⒄埂笆奈濉惫婊返茸ㄏ罟婊?。
张玉介绍,宁夏坚持抢救性和预防性?;は嘟岷希行蚴凳┪奈锉;すこ蹋笆濉逼诩渫度胱式?亿多元,组织实施重点文物?;は钅?00余项,完成近2000件珍贵文物数字化采集、归类和建档工作,组织实施了12个博物馆预防性保护项目和可移动文物修复项目,文物保护现状及保存环境得到明显改善,?;に矫飨蕴嵘?。大遗址?;だ贸尚灾飨牧杲牍铱脊乓胖饭靶辛?,32个建设项目纳入“十四五”时期文化遗产?;だ霉こ讨醒朐に隳谕蹲氏钅靠?,目前已实施了19个项目,项目的实施为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前不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上,宁夏贺兰山苏峪口瓷窑址从全国43项考古发掘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作为全国6项重要考古成果之一,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又称“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苏峪口瓷窑遗址考古挖掘项目领队柴平平告诉记者,根据出土文物判断,复杂的窑业面貌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进程。作为西夏瓷窑场,在北方传统窑业技术的基础上,大量吸收南方湖田窑、越窑等先进窑业技术,创造了别具一格的窑业类型,反映出两宋时期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
近年来,我区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考古项目,水洞沟遗址和西夏陵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鸽子山遗址和姚河塬遗址分别入选2016和2017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和“新时代百大考古新发现”。开展红河流域、南华山、罗山和贺兰山东麓历史文化遗迹调查,实施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13项,配合基本建设考古项目100余项,出版考古调查研究报告20余部,让文化遗产?;と谌牖坪臃缇跋摺#娜毡钦?王刚)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