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如何永久保存、永续利用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文物?;すぷ髡咚媪俚闹占烟?。因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引发的文物、遗址病害问题正在加剧,文化遗产珍贵而脆弱。
除了夏季仓,位于敦煌研究院的这处先进文保平台,还有冬季仓和风雨仓,三者联合作业,就可以模拟出各种地域、各种气候条件,预演我国石窟寺和土遗址等文化遗产将经历何种变化,可以让?;ご胧└泳?,更加科学规范。
风雨仓、夏季仓、冬季仓,共同构成我国在文物?;ち煊蚴鬃喑●詈鲜笛槭遥ㄖ婊?000多平方米。体量巨大,仓内可模拟出零下30℃—60℃的温度、10%至90%相对湿度,以及风、雨、雪、日照等各个地区一年四季的气候条件。2020年底正式投入使用以来,目前,已初步完成甘肃庆阳北石窟寺砂岩风化机理和防控技术探索性研究。
据介绍,针对石窟寺和土遗址,近年来,?;ぜ庸坦こ讨兄鸩娇剂讼认殖∈匝楹笫凳┐胧┑男履J?。现场试验虽然真实,但一场雨、一场雪要等很久,集齐各种气象气候试验条件更是难上加难。
同时,实验室挑高约为两层普通住宅楼的高度,这个庞大的空间内,还可以对数吨重的大型石窟寺和土遗址样品进行耦合实验。
不仅如此,将备选的修复加固材料一同放进仓内进行测试,完成文物遗址“病情诊断”的同时,也找到了“对症疗法”。
从莫高窟到三星堆 土遗址?;び葱禄?/strong>
将科技引入文保领域,多举措护航文化遗产,这是时代趋势。敦煌研究院致力于建成“世界文化遗产?;さ牡浞逗投鼗脱а芯康母叩亍?。目前,牵头建成的我国首座多场耦合实验室取得的研究成果,未来将投入到全国不同环境下 文物遗址的?;ぶ小?/p>
不同于西方历史中遗留的大量石砌建筑遗址,中国几千年来夯土是最广泛使用的建筑技术,一般民居乃至宫殿、寺庙都有夯土结构建筑。中国土遗址包含的历史过程从石器时期绵延至近代,是人类重要的文物资源。如何将他们保护好、利用好,是文保专家一直研究的课题。
按照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目前,学术界一般将土遗址分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土遗址和潮湿地区土遗址两大类。土遗址的病害已分成片状剥蚀、裂隙缝、浸水、粉化等9个类型,初步形成了干旱环境下土遗址?;ぜ庸痰某商准际跆逑?。潮湿环境下土遗址的病害类型及?;ぜ庸?,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开展古代壁画?;ば薷醇岸兰桶耸甏鹂雇烈胖繁;すぷ饕岳?,我国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技术得到长足进展。目前,文保团队正在致力于全面科学构建我国古代壁画病害综合防治体系,多场耦合实验室的建成应用,真实揭示了土遗址病害产生的机理,进而能够制定土遗址?;さ募际醣曜?。我国文化遗产的?;?,正在经历从抢救性?;は蛟し佬员;す?,石窟寺和土遗址保护的整体水平将得到全面提升。
(图片均为央视视频截图)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