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布中华大地的无数民间传说,古琴、十二木卡姆等音乐,京西太平鼓、徽州板凳龙等舞蹈,绕梁三日的昆曲、东北二人转等戏剧,吴桥杂技、陈氏太极拳等体育、游艺与杂技,杨柳青木版年画、寿山石雕等美术,宜兴紫砂、景德镇陶瓷等技艺,仁心济世的传统医药,春节、壮族三月三、农历二十四节气等民俗……如珠如玉、不胜枚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ぁ⒓坛泻梅俏镏饰幕挪?,是当代人的使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近日,我国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工具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以下简称《大辞典》)由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出版发行。该书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并获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支持。
《大辞典》由文化学者王文章担任主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ぶ行墓餐斡胱橹ぷ?,近580位非遗?;ち煊虻淖?、学者和专业人员撰稿,历时6年完成。全书共320余万字、收录辞条6636条,正文分为基础理论、制度机制、实践活动、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5个部分。
中国自古就有?;の幕挪拇?,文学史上记录整理古代民歌、乐歌和祭歌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是明证。新中国把中华优秀文化遗产?;ぷ魑幕ㄉ璧闹匾矫?,进入21世纪,以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为开端,以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标志,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实践,在非遗保护领域得到拓展、深化和丰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非遗?;すぷ鞑欢献呦蜃⒅卣媸敌?、整体性和传承性的依法?;そ锥巍?/p>
《大辞典》的编纂立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すぷ骺蚣芎脱Э平ㄉ枋咏?,系统阐释中国非遗及其?;な导婊纠砺?;重视话语体系的建设,对收录的非遗领域名词、术语体系进行学术规范并给予科学阐释;追求专业性、实用性,凸显知识密集、检索方便的特点,内容上有机统一、形式上统一规范、语言上科学准确,以适应非遗?;ち煊蚶砺垩芯亢凸ぷ魇导难啊⒉慰己脱芯啃枰?。
《大辞典》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体面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非遗?;さ氖导?、理论探索和突出成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乃至文化遗产学这类新兴学科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学术基础。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