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600三小时全套人到付款_300快餐500一条龙,风楼阁全国同城官网入口,100元泡妞电话

站内搜索

以人为本,守护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2021-08-11 08:54:37 |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郑军 | 责任编辑:秦金月

以人为本,守护文化遗产(新语·让好声音成为最强音)

未来,我们仍将致力于在尊重文化遗产价值与功能的基础上,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到文化遗产?;ぶ欣?,既更好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也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财富。人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拥有者、使用者,同时也是传承者。保护文化遗产,归根到底是为了人,既为了当代人,也为了后人。

在世界范围内,“以物为本”的思想曾主导文化遗产?;?,随着文化遗产理论的进步,文化遗产和人的关系经历了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1975年,欧洲建筑遗产大会通过《阿姆斯特丹宣言》,将利益相关者纳入文化遗产的决策过程,标志着国际社会开始关注文化遗产对人的价值和意义。随后,国际文化遗产界更加重视遗产和人的关系,逐渐向“以人为本”转变。2019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决定,将“基于人权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纳入《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由此可见,在文化遗产?;ず腿说墓叵抵?,人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

中国也经历了这一理念之变,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文化遗产保护中,人这一要素的意义愈加凸显。

国家文物局出台的《文物建筑开放导则》和《大遗址利用导则(试行)》突出了新时代文化遗产?;ひ匀宋行摹莶斡氲墓蚕砝砟?。《古城?;ふㄐ浴诽岢觥氨;す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丽江和平遥等在?;す懦欠缑驳耐?,通过发展旅游增加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福州三坊七巷积极探索“以人为本、活态?;ぁ钡睦砟?,成为中国首批社区博物馆示范点。国家文化公园和遗产廊道的建设、“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革命文物的?;び牖罨玫龋捕纪怀銮康魑幕挪纳缁崾粜院屠玫墓媸粜?,让文物古迹服务公众。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则更加关注观众的心理和情感体验,将更多注意力放在观众知识的增长、价值的传递和修养的提升上。

以北京为例,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北京在历史文化名城?;ず椭兄嵯呱暌诺墓讨谐浞挚悸橇宋幕挪匀说募壑岛鸵庖?,将文化遗产作为城市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将文化遗产的?;ず突罨茫魑嵘谏钇分实氖侄?,使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保护带来的好处。这种做法的一个显著成果,就是使老百姓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由理解到支持,进而积极参与。

自1985年加入《?;な澜缥幕妥匀灰挪肌芬岳?,我国世界遗产已达56处,在遗产?;す芾矸矫嫒〉昧诵矶喑晒?。未来,我们仍将致力于在尊重文化遗产价值与功能的基础上,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到文化遗产?;ぶ欣?,既更好实现文化遗产?;?,也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作者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本报记者施芳采访整理)

郑军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