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交响组歌《雨花台——信仰的力量》4月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中国网3月19日讯 大型交响组歌《雨花台——信仰的力量》将于4月23至24日登台国家大剧院,由著名指挥家张国勇执棒,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唱团和南京市歌舞剧院联合出演。此次演出是南京邀请国内优秀的艺术家团队创作完成的,也将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和重要内容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南京雨花台,落花如雨;雨花台烈士陵园,群雕叠阶。这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殉难地。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用血肉之躯铺就了新中国的诞生之路,铸就出一种时代精神——雨花英烈精神。
大型交响组歌《雨花台——信仰的力量》4月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一部大型交响组歌
让雨花英烈精神迸发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回顾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百年历程,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顽强拼搏、英勇奋斗,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雨花英烈题材的文艺作品,已经有了文学、戏剧等多种形式,这一次,南京选择创排一部大型交响组歌。《雨花台——信仰的力量》由序曲、信仰篇、气节篇、情怀篇和尾声五个篇章构成,整场音乐会以雨花英烈精神为主线,通过雨花无名英烈和陵园纪念馆年轻讲解员的跨时空对话,构成历史和今天交替进行的组歌歌曲布局,整部剧目气势恢宏、动人心魄。
“用组歌传承弘扬雨花英烈精神,我觉得是一种比较好的形式?!敝首骷彝跸氪舜蔚H巍队昊ㄌā叛龅牧α俊芬帐踝芗?、撰稿、作词,“组歌可以采用高屋建瓴的方式,站在一种统揽全局的高度和视野来讲述,同时它既能增加总体的关照,也容易具体到某一个人、某一个事物,既能大气磅礴,也能细致入微?!薄坝昊ㄌㄊ钦饷锤挥惺狻⒄饷疵篮玫拿?,这也恰恰是英烈们的品格、精神、信仰的一种写照。因此在歌词中大量采用了英烈们的诗抄和原话,使之更具有真实性和历史感?!蓖跸胨怠U孔髌吠ü笮徒幌熳楦枥幢硐钟昊ㄓ⒘业娜宋锕适?,既展示了雨花英烈的崇高精神,更突出了雨花英烈精神在当下的传承和弘扬。
组歌的创作难度非常大。此次担任音乐总监和作曲的是著名作曲家印青。他在南京生活、工作过多年,对雨花台和雨花英烈非常熟悉,接到邀约时虽然感到时间上有困难,但“听到雨花台三个字,我的眼睛就亮了”。他与女儿、青年作曲家印倩文历时大半年的创作,不断思考、不断调整,最后,谱写了16首风格不同,但精神力量一脉相承的曲目?!白楦璨皇且皇资椎デ穆蘖?,它有故事和一个个人物,因此音乐整体上要具有一定的戏剧性张力和情感的连贯性?!薄安皇撬敌锤龊锰男删屯炅?,更要体现精神层面上的一种崇高境界?!庇∏嘣诖醋鞴讨?,注重三方面的结合——革命性与抒情性,民族性与时代性、艺术性与大众性。“既有较高的艺术含金量,同时又能让普通观众接受并喜欢,并且能打动年轻人?!?/p>
约百人的合唱团、约80人的交响乐团,十多位独领唱演员,再加上两位情景主持人,构成了《雨花台——信仰的力量》主要演出阵容。“这样宏大的题材,这样庞大的演出形式,我觉得非常难得。”音乐指导黄小曼说。
而一枚纸做的五角星,则是整场音乐会唯一的道具,它来自雨花英烈贺瑞麟亲手画的简笔画——一个五角星中写着“雨花台”三字?!罢饷段褰切窃谖杼ㄉ洗酉攘沂掷锱跗穑碜判叛龅牧α亢痛??!钡佳萦χ剧魉怠U缥杼ㄉ闲圩秤辛Φ钠肷艉?,“雨花英烈精神,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永远飘扬在——信仰的旗帜上!”
主创访谈
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让当代青年走进雨花英烈的精神世界
据悉,《雨花台——信仰的力量》已于3月13日在南京市由南京市歌舞剧院、国家大剧院和江苏省演艺集团交响乐团、江苏省演艺集团爱之旅合唱团共同进行了演出。邓中夏、恽代英、吴振鹏、史砚芬、丁香……一位位雨花英烈,在歌唱家的动情演绎下,在舞台上讲述着自己的故事,直击观众心灵。
“这部组歌以故事作为支撑,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故事能够把今天和当年相对应。”王晓岭选择了跨越时空的对话,有雨花英烈的“独白”、有情景主持人的讲述、有当代青年的回应。应志琪的思考是,在完美地呈现这部交响组歌的前提之下,融入人物的表演和情境的表演,让整场音乐会视觉效果更加丰富,“我们的目的是让更多观众走进音乐厅,聆听先烈的心声。”
邓中夏是中国革命最早的播火者之一。他参加过五四运动,领导过省港大罢工。哪怕身陷囹圄,他坚信如初,信仰的火种一旦播下,就会燃起燎原星火。王海涛饰演邓中夏,唱起《播火者》,“青年们,快快觉醒,为了民族独立,矢志不渝。青年们,快快起来,为了人民解放,坚定向前进。我们都是播火者,改造中国为己任。排除一切艰难困苦,推开新世界大门……”激昂、振奋,王海涛说,“我想通过自己艺术上的努力,表现对烈士一种崇敬之心,把他的人物性格尽可能刻画到位?!?/p>
“我身外没有值钱之物,只有一副眼镜和身上的磷。我愿我的磷燃烧起来,烧掉旧世界,燃亮新乾坤……”王泽南饰演恽代英烈士,唱起《坚强些,同志们》?!罢庋淖髌氛嬗Ω枚喽嘣谖颐窍衷诘纳钪谐鱿?,让更多年轻人去了解历史?!蓖踉竽纤?,他自己在塑造人物和演唱过程中感受到了澎湃的、坚定的信仰,希望能传递给更多人。
戴着手铐脚镣,衣衫褴褛,脸上身上伤痕累累,陈淼饰演的吴振鹏烈士,以重病之躯同敌人进行最后的斗争,坚定唱出:“就是把我的骨头烧成灰,我还是共产党员。”
王凯出演的史砚芬烈士,唱起《诀别信》,歌词几乎是他给弟弟妹妹诀别信原文,他的长袍上,也印着诀别信的字句?!坝昊ㄓ⒘姨按?、太无私?!蓖蹩?,排练时唱到“好吧,弟妹!今生就这样与你们作结了”,每每忍不住要哽咽流泪,“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雨花英烈身上,就可以看到答案?!?/p>
丁香烈士的故事,在舞台上则以当代青年的视角讲述。演绎者龚爽深有感触:“她那么年轻,还怀着身孕,却是那么的勇敢无畏,从她身上我深刻体会到了信仰的力量?!?/p>
亢怿以一位当代青年的形象演唱《走进你的世界》,表达了年轻人去参观完雨花台烈士陵园后的所思所想,是对雨花英烈的深切缅怀。参加这场音乐会,她感觉自己就像是走进了雨花英烈的精神世界?!熬醯美胨呛芙?、很真实,希望把这种共鸣、共情传递给观众?!?/p>
“我是孙晓梅,中共长江工委交通员,牺牲时29岁。我是郭纲琳,共青团上海闸北区委书记,牺牲时27岁。我是顾衡,中共南京特支书记,牺牲时25岁。我是曹顺标,大夏大学附中学生,牺牲时19岁。我是石璞,金陵大学学生,牺牲时17岁。我是袁咨桐,晓庄学校学生,雨花台最年轻的烈士,牺牲时16岁……”舞台上,一位又一位烈士登场,而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里,还有两块无字碑,那是对在雨花台牺牲的无名烈士的缅怀和纪念。印青和王晓岭参观时对着无字碑深受震撼,于是有了组歌里的一首《献给无名烈士的歌》,“绿树在晚风中轻轻摇曳,鲜花在夜色里默默开。洁白的石碑上没有你们的名字,却能感受到那颗颗心依然滚烫……”
新闻发布会合影留念
一次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
让红色基因“乘着歌声的翅膀”传承下去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队昊ㄌā叛龅牧α俊纷魑呈费敖逃纳滩暮椭匾谌?,挖掘丰富红色资源、弘扬雨花英烈精神,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铭记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党性之根,讲好南京的红色故事,把宝贵精神财富发扬光大。
“这部作品既让你感受音乐的美,又感受到信仰力量,并且讲述了一段历史?!被菩÷?,一次演出可能只是一个“引子”,更多人可能看完《雨花台——信仰的力量》以后,会再去深入了解雨花英烈的更多故事,“那起到的效果就更不一样了?!?/p>
“没有任何东西比音乐更单纯,更能够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著名指挥家张国勇担任《雨花台——信仰的力量》的指挥,他认为,党史学习教育,如果能够“乘着歌声的翅膀”直接打动人的话,力量是无穷的?!坝惺庇镅圆荒鼙泶锏亩鳎衾挚梢?。”他坦言每一次挥舞起指挥棒,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这部作品除了缅怀、传承,还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尤其是对现代人而言,影响和意义更是重大?!?/p>
王晓岭认为用文艺的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更生动、更形象、更能吸引人?!罢馐俏囊盏幕竟δ?,它是活生生的、活灵活现的,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且通过艺术呈现,更加典型化,也更容易让人们留下深刻记忆?!彼?,同时,人们欣赏文艺作品产生的情感比较强烈,“情感比理性更能打动人?!贝送?,用文艺的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还有审美功能,“对心灵、对情怀也都是一种净化?!?/p>
“这部作品就是活生生的党史学习教育教材?!庇∏嗨担巴ü衾值内故?,信仰的力量和艺术的力量结合在一起,更能够深入人心,这种精神的启迪效果可能会更好。”
演出剧照
演出剧照
演出剧照
演出剧照
演出剧照
演出剧照